陕西等10余省将联合谈判 医用耗材跨区域带量采购呼之欲出(2)
2019-08-30 15:07经济参考报浏览:次
近两年药品价格虚高得到一定控制,而医用耗材价格管控正在提上日程。《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包括陕西、山西、湖南、青海、新疆等10余省组成的省际联盟将联合开展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此轮对高值医用耗材首个跨区域联合集中带量采购。
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此前西部联盟整体耗材价格也多采取价格联动,但为了进一步降低相关耗材价格,得到更好的谈判效果,省际招采联盟会议后,决定像此前“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一样,推动跨区域联合带量采购,发挥联盟的规模优势,加大后期采购谈判筹码。
上述人士说,联盟包括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湖南、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海南、新疆建设兵团、山西共14个成员,部分医疗器械合计采购量占全国近两成,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还是希望以价换量。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医疗器材类区域销售统计表》显示,除新疆建设兵团外,上述其余省份销售总额达到167.27亿元,占全国总销售额940亿元的17.79%。
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表示,集中采购是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此前“4+7”药品带量采购试点表明,“带量采购、招采合一”的办法有助于健全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在保证质量和供应的前提下,能够促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有效治理带金销售的问题,净化行业环境。
耗材版“带量采购”已是大势所趋。此前我国发布《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将于2019年下半年启动分类集中采购。对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
李滔在国新办吹风会上也曾指出,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将在此前药品带量采购试点的基础上,探索适合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办法。
高值耗材是医疗费用构成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以心脏支架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心脏支架的终端市场规模约102.4亿元,国内主动脉及外周血管支架的终端市场规模在40.4亿元水平,支架类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合计约142.8亿元。
“但此次跨区域采购仅针对此前谈判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几个高频使用品种。”前述人士表示,由于目前高值耗材还没有像药品一样的“质量及疗效一致性评价”,也没有统一编码,若采用低价中标的惯常做法势必会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对此,李滔也坦言,“和药品相比,高值医用耗材有特殊性,比如一部分高值医用耗材在使用时要提供一些增值服务,像手术跟台等等,并且现在还缺乏质量和疗效的评价体系。”
据悉,在此背景下,此次以西部联盟为主体的集中带量采购将针对拟定高值医用耗材品种,集中在人工晶体、心脏起搏器、吻合器、透析管、超声刀等目前使用频次较高、发展水平较好的品种。
事实上,此前经过谈判后,陕西省药械集中采购网发布2306个规格的骨科植入类耗材产品和价格调整结果,包括对于创伤骨科医生频繁使用的克氏针在内,共62个规格的骨科植入类产品价格腰斩。其中,常州市某医疗器械公司的克氏针由350元降到28元,降幅高达92%。北京某人工关节公司的远端塞和中置器价格降幅高达91%,分别从850元降到80元、从1200元降到111元。某知名跨国械企的经皮胸腰椎后路固定棒和胸腰椎后路固定棒,价格分别从13761.5元降到6880元、从9845.55元降到4920元,都降低了50%。
除了陕西省以外,此前以省为单位进行耗材带量采购试点的安徽与江苏也取得了较好效果。数据显示,安徽省谈判议价工作成功完成,骨科脊柱类材料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9%,进口品类平均降价40.5%,总体平均降价53.4%,单个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体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1%,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9%,总体平均降价20.5%。江苏方面,支架按单个品种谈判,中选品种平均降幅51.01%,最高降幅66.07%;起搏器按生产企业谈判,中选企业涉及品种平均降幅15.86%,最高降幅38.13%。
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此前西部联盟整体耗材价格也多采取价格联动,但为了进一步降低相关耗材价格,得到更好的谈判效果,省际招采联盟会议后,决定像此前“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一样,推动跨区域联合带量采购,发挥联盟的规模优势,加大后期采购谈判筹码。
上述人士说,联盟包括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湖南、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海南、新疆建设兵团、山西共14个成员,部分医疗器械合计采购量占全国近两成,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还是希望以价换量。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医疗器材类区域销售统计表》显示,除新疆建设兵团外,上述其余省份销售总额达到167.27亿元,占全国总销售额940亿元的17.79%。
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表示,集中采购是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此前“4+7”药品带量采购试点表明,“带量采购、招采合一”的办法有助于健全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在保证质量和供应的前提下,能够促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有效治理带金销售的问题,净化行业环境。
耗材版“带量采购”已是大势所趋。此前我国发布《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将于2019年下半年启动分类集中采购。对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
李滔在国新办吹风会上也曾指出,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将在此前药品带量采购试点的基础上,探索适合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办法。
高值耗材是医疗费用构成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以心脏支架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心脏支架的终端市场规模约102.4亿元,国内主动脉及外周血管支架的终端市场规模在40.4亿元水平,支架类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合计约142.8亿元。
“但此次跨区域采购仅针对此前谈判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几个高频使用品种。”前述人士表示,由于目前高值耗材还没有像药品一样的“质量及疗效一致性评价”,也没有统一编码,若采用低价中标的惯常做法势必会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对此,李滔也坦言,“和药品相比,高值医用耗材有特殊性,比如一部分高值医用耗材在使用时要提供一些增值服务,像手术跟台等等,并且现在还缺乏质量和疗效的评价体系。”
据悉,在此背景下,此次以西部联盟为主体的集中带量采购将针对拟定高值医用耗材品种,集中在人工晶体、心脏起搏器、吻合器、透析管、超声刀等目前使用频次较高、发展水平较好的品种。
事实上,此前经过谈判后,陕西省药械集中采购网发布2306个规格的骨科植入类耗材产品和价格调整结果,包括对于创伤骨科医生频繁使用的克氏针在内,共62个规格的骨科植入类产品价格腰斩。其中,常州市某医疗器械公司的克氏针由350元降到28元,降幅高达92%。北京某人工关节公司的远端塞和中置器价格降幅高达91%,分别从850元降到80元、从1200元降到111元。某知名跨国械企的经皮胸腰椎后路固定棒和胸腰椎后路固定棒,价格分别从13761.5元降到6880元、从9845.55元降到4920元,都降低了50%。
除了陕西省以外,此前以省为单位进行耗材带量采购试点的安徽与江苏也取得了较好效果。数据显示,安徽省谈判议价工作成功完成,骨科脊柱类材料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9%,进口品类平均降价40.5%,总体平均降价53.4%,单个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体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1%,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9%,总体平均降价20.5%。江苏方面,支架按单个品种谈判,中选品种平均降幅51.01%,最高降幅66.07%;起搏器按生产企业谈判,中选企业涉及品种平均降幅15.86%,最高降幅38.13%。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