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男教师加班时用餐猝死 人社局四次认定不属工伤(2)
2019-08-06 14:18新京报浏览:次
新京报讯(记者 李一凡)2017年,山西稷山县一90后男教师暑期加班吃午饭时猝死,工伤认定一波三折。今日(8月5日),新京报记者从稷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稷山县人社局”)及死者家属处获知,该局三次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分别被政府行政复议、临猗县法院和运城中院撤销,第四次依然认定不属工伤,理由为“非工作时间,未在岗位上遇故身亡”。校方称,需工伤认定,才能予以赔偿。
事发当日曾致电自己妻子“不舒服”
段晓康1990年出生,2014年7月,毕业于运城学院数学应用专业,本科文凭。2015年7月,他参加稷山县教育局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名在编教师,后被分配在稷山县太阳中心校董家庄学校工作。2016年9月,轮岗交流到稷山县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任教。
据临猗县法院2018年9月27日出具的行政判决书显示,2017年1月21日寒假期间,因均衡验收工作,稷山县城区中心校抽调段晓康等11名教师,到该单位加班。中午加班教师被安排在学校附近一家餐厅吃午餐,就餐过程中,段晓康于12时50分左右,突然发病倒地,随后120将段晓康送往稷山县人民医院急救,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死亡原因:心源性猝死。
稷山县城区中心校于事发后的2017年1月21日,曾向稷山县人社局申请认定“段晓康同志工伤事故”。
校方出具的申请书显示,为了按时完成学校工作,该校统一安排几位教师一起吃饭。到店约10分钟后,刚吃不久,同餐的三位教师发现段晓康突然面色不好,捂住肚子,急忙叫人,同行人员紧急上去扶住他,同时立即拨打120。在医院急诊室抢救治疗一个多小时,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今日,家属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实放假前,段晓康就曾向妻子表明自己过累,身体状况欠佳。
家属提供的一份通话记录单显示,事发当天,段晓康曾给妻子打过电话,说感觉不舒服。判决书显示,此外,亦有短信证明段晓康死亡与加班有关。手机用户信息两份证明,手机号所有人系段晓康及妻子。
2017年1月26日,稷山县人社局出具了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称经调查核实,段晓康突发疾病死亡情形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不属于工伤认定视同工伤范围,所以不予认定为视同工伤。
人社局三次不予认定工伤 均被撤销
段晓康的表哥李凯峰(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表弟段晓康是舅舅家的孩子,姐弟姊妹三人,父母都是农民。27岁去世时,段晓康刚工作两年,刚结婚不久。
事故发生后,段晓康家属向稷山县人社局申请进行工伤鉴定,希望获得赔偿,但稷山县人社局先后三次分别作出了不予认定工伤决定。
“人家认定了,才能赔偿”,上周五(8月2日),段晓康轮岗执教的小学——稷山县城区中心校所辖南街小学一工作人员称,段晓康原学校与轮岗执教的学校在事发后都很配合,认同段晓康是因工伤去世,但要进行赔偿,需要人社部门进行工伤认定。
新京报记者梳理三次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发现,此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围绕在段晓康是不是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死亡情形是否属于工伤。
庭审时,稷山县人社局辩称,因加班时间是在8时至12时、14时至18时,下班后段晓康等人到餐馆吃饭,因此段晓康不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人社局还认为,吃饭与履行工作职责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段晓康死亡原因是突发疾病而不是受到伤害。
临猗县法院判决书显示,前两次不予认定后,分别被临猗县法院和稷山县政府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予以撤销。
法院认为,稷山县人社局第三次理应依法履责,查明事实,依照法定程序,做出公平、公正的决定,但从家属提起诉讼到庭审结束,人社局没有提交任何重新调查后关于段晓康加班、吃饭、死亡一系列事实方面的相关证据,及第三人和段晓康家属为段晓康申请工伤的相关证据材料。人社局仅提供了三份关于报销加班餐餐费的相关证据。
事发当日曾致电自己妻子“不舒服”
段晓康1990年出生,2014年7月,毕业于运城学院数学应用专业,本科文凭。2015年7月,他参加稷山县教育局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名在编教师,后被分配在稷山县太阳中心校董家庄学校工作。2016年9月,轮岗交流到稷山县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任教。
据临猗县法院2018年9月27日出具的行政判决书显示,2017年1月21日寒假期间,因均衡验收工作,稷山县城区中心校抽调段晓康等11名教师,到该单位加班。中午加班教师被安排在学校附近一家餐厅吃午餐,就餐过程中,段晓康于12时50分左右,突然发病倒地,随后120将段晓康送往稷山县人民医院急救,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死亡原因:心源性猝死。
稷山县城区中心校于事发后的2017年1月21日,曾向稷山县人社局申请认定“段晓康同志工伤事故”。
校方出具的申请书显示,为了按时完成学校工作,该校统一安排几位教师一起吃饭。到店约10分钟后,刚吃不久,同餐的三位教师发现段晓康突然面色不好,捂住肚子,急忙叫人,同行人员紧急上去扶住他,同时立即拨打120。在医院急诊室抢救治疗一个多小时,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今日,家属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实放假前,段晓康就曾向妻子表明自己过累,身体状况欠佳。
家属提供的一份通话记录单显示,事发当天,段晓康曾给妻子打过电话,说感觉不舒服。判决书显示,此外,亦有短信证明段晓康死亡与加班有关。手机用户信息两份证明,手机号所有人系段晓康及妻子。
2017年1月26日,稷山县人社局出具了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称经调查核实,段晓康突发疾病死亡情形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不属于工伤认定视同工伤范围,所以不予认定为视同工伤。
人社局三次不予认定工伤 均被撤销
段晓康的表哥李凯峰(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表弟段晓康是舅舅家的孩子,姐弟姊妹三人,父母都是农民。27岁去世时,段晓康刚工作两年,刚结婚不久。
事故发生后,段晓康家属向稷山县人社局申请进行工伤鉴定,希望获得赔偿,但稷山县人社局先后三次分别作出了不予认定工伤决定。
“人家认定了,才能赔偿”,上周五(8月2日),段晓康轮岗执教的小学——稷山县城区中心校所辖南街小学一工作人员称,段晓康原学校与轮岗执教的学校在事发后都很配合,认同段晓康是因工伤去世,但要进行赔偿,需要人社部门进行工伤认定。
新京报记者梳理三次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发现,此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围绕在段晓康是不是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死亡情形是否属于工伤。
庭审时,稷山县人社局辩称,因加班时间是在8时至12时、14时至18时,下班后段晓康等人到餐馆吃饭,因此段晓康不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人社局还认为,吃饭与履行工作职责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段晓康死亡原因是突发疾病而不是受到伤害。
临猗县法院判决书显示,前两次不予认定后,分别被临猗县法院和稷山县政府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予以撤销。
法院认为,稷山县人社局第三次理应依法履责,查明事实,依照法定程序,做出公平、公正的决定,但从家属提起诉讼到庭审结束,人社局没有提交任何重新调查后关于段晓康加班、吃饭、死亡一系列事实方面的相关证据,及第三人和段晓康家属为段晓康申请工伤的相关证据材料。人社局仅提供了三份关于报销加班餐餐费的相关证据。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