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PC版

“家政36条”发布 当一个“好保姆”会更容易吗?(2)

2019-07-11 14:09工人日报浏览:

  对于家政人员的技能、素质短板,此前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家政服务产业的发展质量还没有完全跟上发展速度,确实存在整体服务质量不高,较高专业素质、较强服务技能的家政服务人员总体偏少的问题。 
  针对这一人才培养困境,新出炉的“家政36条”第一个方面的措施就是要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其中就包括加大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工作力度。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女性农民工能够通过规范的上岗培训和“回炉”再造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其收入也将不断提高,职业的稳定性将大大增强。 
  服务更规范,让雇主和家政工都满意 
  去年,经常在春节期间进京做保姆的张凤清回到了山西老家,不再出来务工了。她告诉记者,不想在雇主家里继续受气了。 
  劳动得不到尊重,价值得不到体现,张凤清的想法代表着不少家政从业者的感受:“看城里人脸色”“被人使唤”……因为感到工作不体面,不少家政工离开了这个行业。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家政工服务能力不强、态度欠佳、难以沟通,一些雇主也感到受气委屈。 
  有业内人士表示,家政服务质量缺乏衡量标准,容易引发雇主和家政工的纠纷,导致“双输”。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家政无标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饱受各界诟病。此前,行业内也曾制定出台过一些标准,但效果有限。 
  针对这一问题,《意见》带来了新“药方”。让供需双方能安心服务、放心使用,关键在保障和规范。《意见》明确,将通过推动改善从业人员居住条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规范和完善从业人员体检服务,引导发展家政商业保险等措施,保障家政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劳动者干的安心,消费者用得放心。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朱光耀在解读《意见》时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家政服务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研究制定信用评价、服务分类等标准;研究制定家政企业服务质量第三方认证实施方案,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家政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认证;鼓励家政企业做出优质服务的承诺,公开服务质量信息。(记者 王维砚)(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