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PC版

戒尺还给老师:管教有理惩戒有度(3)

2019-06-16 17:19 法制日报浏览:

戒尺还给老师:管教有理惩戒有度

漫画/高岳

  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这是鲁迅的童年记忆。
  在传统印象中,教师的形象从来和戒尺密不可分。然而,当有媒体鼓励“将戒尺还给老师”,呼吁教师的管教权时,老师们却纷纷表示:你敢给,我可不敢接!
  今年4月,广东省司法厅公布《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送审稿)》,其中明确:学校和教师依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采取一定的教育惩罚措施。此条规定再次引发舆论关于教师如何管教惩戒学生的热议。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了解到他们对教师管教权的看法。诸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应该“将戒尺还给老师”,但必须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并且细化相关规定,明确管教权的边界和限度。
  老师:不敢管不能管
  2018年12月3日,一则“辛集市鹿城学校教师体罚学生”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中显示,一堂在操场上进行的体育课上,老师多次掌掴一名学生。河北省辛集市教育局立即进行调查,并于当天通报了调查结果。
  通报称,经调查,2018年11月25日下午,鹿城学校四年级体育老师贾某在上课期间发现学生周某某不遵守上课纪律,对该同学进行了体罚。经辛集市教育局局长办公会研究,责成鹿城学校辞退贾某并解除聘任合同。
  虽然有“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等老话,但我国法律明令禁止体罚。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正常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一些教师仍会对违纪学生采取罚站、打扫卫生等惩罚。不过,这对于教师来说依然存在“风险”。
  2018年10月,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应某某要求班上不能背诵课文的29名同学罚抄课文3遍,五年级学生小美课后写下遗书并从六楼跳下,导致瘫痪。对于跳楼的原因,小美表示,应某某经常对学生采取罚站、米尺打手心、书本敲头、蹲马步等体罚措施,还将小美受罚情况发到家长微信群里,自己不堪忍受选择轻生。
  这起案件最终对簿公堂。小美的代理律师称,应某某粗暴的教育方式与小美跳楼致残的损害结果之间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理应承担赔偿责任。涉事学校代理人则称,应某某的教学行为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其让学生蹲马步、打手心等教育方法不会超过学生的承受范围,允许应某某这样教学。目前,这起案件尚未宣判。
  记者梳理发现,诸多教师惩罚学生引发的纠纷中,焦点都在于所采取的罚站、打手心等惩戒方法是否应被禁止,教师惩罚学生是否恰当。由于实践中很难对这些惩戒行为进行科学评价,因而教师们几乎一致的看法是:“熊孩子”无法无天,老师也打不得骂不得。
  “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惩戒学生我们心里有担心。”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学校小学部教师陈燕告诉记者,老师们怕学生心里受不住,怕家长来学校闹,更怕由于简单的罚站给自己带来职业风险,都谨慎对待惩戒学生。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学校里被老师体罚,可是也不希望当他犯错的时候,老师不问不管。”学生家长李超坦率地对记者说,老师不能及时教育学生,学生的过错行为会很容易得到强化,从根本上无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