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委员两年提案盯准一个领域:关注生态修复"执行难"(2)
宋青委员(中)与检察官开展调研
让受损的环境得到恢复,确保修复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是关键。
多年耕耘在生态建设领域,全国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高级研究院)副院长宋青对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推动形成生态合力的努力十分关注,多次到检察机关调研,到环境修复现场实地走访,与检察机关及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如何破解生态修复中的执行难题。自201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宋青两次在参加全国政协会时提交提案,为破解环境公益保护难题建言发声。
“打通生态环境修复的‘最后一公里’,我会持之以恒长期关注。”宋青说。
调研——
“执行顺利”不等于“修复顺利”
2018年初,苏州市人代会期间,作为苏州市人大代表,宋青与苏州市检察院检察长闵正兵同组讨论,闵正兵在发言中着重谈到了苏州检察机关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的情况,这引发了宋青的关注。
会后,她主动找到闵正兵,“我想去做个调研”,一贯注重调查研究的宋青提出了要求。闵正兵非常支持,邀请她赴基层一线开展公益诉讼调研,推荐的第一个单位,就是昆山市检察院。
早在2014年,昆山市院就遇到了公益诉讼的问题。当时法律尚未授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因此,支持起诉更符合法律要求。于是,该院检察官赵庆就发动已退休同事和退休司法局、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一道,筹建了“昆山市环境保护公益联合会”。
调研中,赵庆向宋青介绍了这些探索。“2014年8月,我们支持昆山环境保护公益联合会作为原告,对赵某、某电子公司、马某污染环境这个案件提起公益诉讼,当时这是苏州地区第一起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我们觉得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赵庆说。
“对,我记得案件庭审了三次,后来被告将18万元赔偿款缴到‘环境保护公益金’账户里,案件顺利进入执行。”昆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陈珺补充。
为什么不直接说环境修复完毕?而是只点到完成执行这个程序?宋青敏锐地追问,“顺利执行不代表修复顺利吧?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这个犀利而现实的问题引发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追问——
环境修复执行难在哪
沉默背后,是赵庆和同事们遇到的现实疑难。
她向宋青讲述了赵某案的发案经过。赵某的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进行非法电镀。电镀废水处理成本高,他们就把含有重金属铬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周围地面腐蚀、气味刺鼻,群众这才举报。
在法庭审理之前,赵庆和环保部门联系选择修复单位时遇到了麻烦。大家试着向两家有修复资质的单位询价,而他们给出的价格竟整整相差一倍。在一方提供的两页价格明细中,有几项药剂的名称是一长串英文,括弧内标着专利产品。
“这些专利产品,对方称是保密的,但具体是否是专利,标准价格多少,不是专家很难判断科学性和可行性。但如果不用这些产品,修复效果怎样,谁也不能保证,这是一个困局。”宋青看到了赵庆的挫败感。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