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
PC版

海南一团伙发送“航班取消”假消息骗了35.7万被判刑(2)

2019-05-13 14:27正义网浏览:
  正义网儋州5月13日电(记者李轩甫 通讯员王琴)海南省儋州市4名无业男子结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 通过利用互联网发布“航班取消”虚假信息以及拨打电话的方式,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该案经海南省儋州市检察院提起公诉,2019年2月13日,法院对邓某某4人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邓某某、张某某犯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钟某某、蔡某某犯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8年至6年零6个月不等,罚金11万元至7万元不等。一审宣判后,4人不服判决提出上诉。近日,二审法院经审理作出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尊敬的某某,你乘坐的航班因机械故障已被取消,请及时联系客服:×××,办理退改签业务,以免耽误你的行程。如果需要改签的话,需要收取20元费用,每位乘客将获得300元的航班延误补偿”。收到这样的信息或电话购买了机票的人,谁能不心急呢?如果受害者信以为真,根据信息中的客服号码回电要求退改签,该团伙则会在电话中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向受害者提供用来诈骗的银行账号,让其通过支付宝向该银行账号转账20元手续费,再承诺将通过支付宝将300元延误补偿金转回。
  一审法院审理查明: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案发,邓某某、钟某某联手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是年5月张张某某、蔡某某也加入该团伙。之后,这个团伙便在在儋州、海口以及三亚,对他人实施机票退改签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人在诈骗过程中分为两个小组,邓某某、钟某某一组,张某某、蔡某某一组。该团伙事先通过QQ购买到一批已购买了机票人的航班信息后(包括受害者的姓名、手机号码、乘坐的航班),再通过易迅通短信平台编辑虚假的信息发给受害者。通过上述内容的信息,使受害者落入圈套。
  “在受害者通过支付宝向我们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手续费时,我们会告诉受害者要在转账金额框中填入一个退款编码(这个编码实际上是转账金额)。受害者听从我们的指示成功转账后,我会联系取款人帮忙把诈骗到的钱款取出来。”庭审中,邓某某供述称,取款人取款后分得15%的好处费,余款扣除购买公民个人信息、房租、生活费等4人共同犯罪的成本后,再由接听电话诈骗到钱财的成员与所在小组成员进行平分。张某某供述称,他和邓某某在该团伙中主要负责购买受害者的航班信息,一次买200条,然后2个组分别拿到100条。一共买了约30次,6000条信息。“我电脑里存有一个名为150的文本,里面是航班信息。”经査,该文档中共有149条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航班号、起飞时间、起始地至目的地、票号、手机号码。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邓某某等4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以及拨打电话的方式,结伙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其中,邓某某、钟某某参与实施诈骗15次,骗取他人共计18.4万余元;张某某、蔡某某参与实施诈骗14次,骗取他人共计17.3万元。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邓某某、张某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通过购买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的行踪轨迹信息共计149条,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基于以上事实及各自在实施网络诈骗中应承担的责任,2019年2月13日,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一审宣判后,邓某某等4人不服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查明被告人邓某某等4人的犯罪事实与一审查明的犯罪事实一致。原判所采信的证据均经当庭举证、质证,并经二审法院核实,证据客观真实,来源合法,与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足以证明邓某某等4人所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事实,法院予以确认。近日,二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