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第九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的致辞(2)
2019-04-14 09:31新华社浏览:次
——我们要深化投资和产能合作。中国政府支持企业按照商业化运作,自主开展对中东欧国家农业、工业制造、信息通信、技术研发等领域投资,共建一批产业聚集区、物流园区,提升产业链合作水平。希望相关国家坚持公平、公正、非歧视原则,切实保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这次会晤期间,我们将启动“16+1全球伙伴中心”,开通“16+1中小企业协调机制”网站,为企业拓展投资合作提供便利、周到、专业的服务。
——我们要扎实推进互联互通。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很多中东欧国家的优先发展议程,也是“16+1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中克双方在佩列沙茨大桥项目上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中方将继续鼓励企业参与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方一起稳步推进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建设和匈牙利段招标工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与“三海倡议”、欧亚互联互通战略、泛欧交通网络等规划对接,积极推动项目落实。改善项目融资条件,充分用好亚投行、丝路基金、中国-中东欧银联体等金融平台,鼓励商业银行开发更多金融创新产品,发展多元化融资模式。创新合作建设方式,解决好在标准互认、投资回报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联合投标、公私合营等建设模式。中国政府支持有关国家对项目按规则进行公开招标,希望创造条件保障中国企业公平参与竞争。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比较关心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政策取向,在此我愿作简要介绍。2018年,面对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3.6万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4.9%,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今年中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在上个月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对此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特别是3月份以后,出现不少积极变化。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及其中的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回升至近几个月的高点,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和货运量、发电量增长加快,消费保持稳定,资本市场成交活跃。各方面的情况表明,市场主体预期明显改善,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趋于好转,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正在积聚。对实现今年经济增长6%-6.5%等主要预期目标,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将保持宏观政策取向不变,不会搞量化宽松、超发货币等强刺激政策,而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发展就有动力。中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其中企业有3400多万户,目前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只要把这些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就能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今年我们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全年可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给企业减税会使财政收入减少,但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又必须确保,怎么办?我们没有采取大幅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办法,而是让政府过紧日子,想方设法开源节流,盘活存量资产和资金,大幅压减一般性支出,努力走出一条新路子。我们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简化各类行政审批,加强公正监管,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二是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壮大发展新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有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加之国内市场巨大,从供需两端形成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的有力推动。在培育新动能方面,我们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我们将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这是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果,也得益于政府的包容审慎监管。我们将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目前新动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对城镇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正在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