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欲申请网贷“发家致富”被骗 警方公布3种常见诈骗手法(2)
受害者
男子申请网贷反被骗
据警方介绍,被害人王先生本是高桥地区一家饭店的老板。因餐馆生意不佳而萌生了贷款投资的想法。看着网上一个个借款平台声称的快速放款,两年免息轻松贷等标语,便憧憬着自己贷款后投资发家致富,从而让自己的饭店越开越大。于是王先生就上网注册申请贷款,等着网贷平台审核通过后走向“致富”的道路。
之后,王先生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电话那头声称自己是该网贷平台的工作人员,为了方便联系要与王先生用QQ进行交流。后该名工作人员在QQ上在了解了王先生的贷款请求,告诉他由于申请贷款的资质不够,要对其做一个支付能力的操作测试,并要其进行两次还款操作。
面对所谓工作人员的“套路”话术,王先生没多想就一步步按着对方所说的步骤扫取了QQ里发来的转账二维码给其转账了2483元。一次不够,又对着二维码汇去了2483元。完成了两次测试操作,王先生以为自己通过了对方的审查测试,能够顺利的贷款。但随后的无卡消费信息让他傻了眼,一笔4500元的无卡付款信息发送到了他的手机。
图片由浦东警方提供
此时王先生心急如焚,方知自己遇到了网络诈骗,遂立即到派出所内报案处理。民警接报后,迅速让王先生冻结了银行卡账户,及时止损。并搜集所有案件相关信息进行侦查,现侦查工作仍在进一步开展中。
警方公布3种诈骗手法
近年来,贷款诈骗屡见不鲜。在现场,警方公布了贷款诈骗中的3种常见诈骗手法:
1、被害人有贷款需求,在网页中搜索“贷款”等关键字后查询到贷款网站并注册申请贷款或下载贷款类APP软件注册登记,事后接到冒充网络贷款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编造各种理由诱骗被害人向其提供的账户转款、扫描二维码支付、点击链接消费等方式骗取钱款。
2、嫌犯假冒贷款公司致电或发送短信给被害人,推销贷款业务。当被害人需贷款时,犯罪嫌疑人通过社交软件发送给被害人“借款合同”填写,并编造贷款需先支付所谓的“贷款包装费”、“核实还款能力”需先支付首月还款的本金及利息等为由,诱骗被害人向犯罪嫌疑人账户转款或通过第三方软件扫码支付骗取钱款。
3、嫌犯假冒贷款公司致电或发送短信给被害人,推销贷款业务。当被害人需贷款时,互加社交软件,要求被害人下载贷款类APP软件操作,并编造各种理由核实还款能力后才能通过审核,诱骗被害人转款。
警方:“征信低”人群易受骗
贷款诈骗“防不胜防”,哪一类型的人更容易上当受骗呢?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