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归籍”北京两广路 《红楼梦》很多地名出于此(3)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效果图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开工
1月23日上午,随着一锹锹沙土的铲起,1999年修北京市两广路时拆除的“蒜市口十七间半”曹雪芹故居复建工程正式启动,将于明年3月正式落成。
从1982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张书才发现“蒜市口十七间半”为曹雪芹回京后的第一处住宅线索,到1999年修北京市两广路时被拆除,再到如今又复建,这长达37年时间都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这处住宅与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究竟有多大关系?
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张书才及中国红楼梦研究学会会长张庆善,了解这“十七间半”背后的故事。
考证
清代档案证实
“十七间半”为曹氏故居
1月25日晚,年过八旬的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张书才接受北青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他于1982年在档案馆保存的清代内务府档案中发现一件雍正七年(1729)的“刑部移会”,其中写道:“江宁织造隋赫德曾将抄没曹家的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予曹寅之妻孀妇度命。”
对照乾隆《京城全图》,张书才发现,在蒜市口地区仅有一处院落是十七间半房,即后来的广渠门大街207号院。经过实地考证,这处院落格局保存完整,而且与档案记载、地图所绘完全吻合,基本可以确认这里就是曹氏故居。
在随后的实地调查中,张书才还发现了尚存在207号院的“端方正直”四扇屏门——这四个字在《红楼梦》里曾经出现过,极有可能就是曹氏家训。由此红学专家得出结论,这处四合院是国内唯一有清代档案可据、有《京城全图》可证、有遗迹遗物可寻的曹雪芹故居遗址。
意义
《红楼梦》的很多地名皆出于此
曹雪芹是几岁入住蒜市口十七间半房的?张书才称,红学界有人推测他是四五岁时,由于在江南的曹家府第被雍正下令查抄,与奶奶李氏等亲眷来北京的;也有人说他是十三四岁到北京的,还有人说是十六七岁。但具体是多大入住的、在此居住了多少年等问题,目前均未有档案记载证明。此外,有红学家根据曹雪芹生平,推测出他在蒜市口居住了十多年后,搬去的北京西山脚下。“曹雪芹花费了十多年心血创作的鸿篇巨制《红楼梦》,究竟是在蒜市口住处构思酝酿的,还是在西山脚下创作的,亦无文献资料记载。”张书才告诉记者。
令人欣慰的是,张书才通过反复查阅清史档案,并到蒜市口遗址实地走访后,确认蒜市口大约200米长。在清朝,这里是菜贩摆摊售卖大蒜的地方,所以面积不会太大,跟今天的小型农贸市场差不多。而《红楼梦》中的很多地名在广渠门附近都能找到,例如,《红楼梦》中提到的“铁槛寺停灵”故事中的铁槛寺,很可能素材来源于蒜市口西边三里河铁山寺,这在明清时就是官宦人家停灵之地。在张书才看来,清朝时的蒜市口一带,既有小摊小贩,也有和尚尼姑在此附近庙中居住。曹雪芹在如此复杂的周边环境中生活,与三教九流打交道,使他对于世相百态有了很深的体验,成为了他创作《红楼梦》不可多得的素材。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